凌晨4时,当大多数人依然酣睡在梦乡时,海南橡胶邦溪分公司四队胶工符永辉、赵开莲夫妇已经在胶林里连续忙活了4个多小时。“385,386,387”……每割完一株胶树,符永辉就在心里默记着。连续几个小时不停歇的专注作业,加上头顶刺眼的胶灯,已经让他的眼睛酸胀泛红。“再坚持坚持,多割几株,就能多些收入。”符永辉总是这样鼓励自己。
今年34岁的符永辉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垦二代,由于家庭贫困,父母亲身体不好,高中辍学后便回到家帮助母亲割胶。2007年,符永辉正式接过母亲的胶刀,这一割,便是12年。和妻子结婚后,两人更是将根也扎在了胶林中。去年,两人依靠勤劳双手,割出了年产干胶25.7吨的好成绩,创垦区2018年胶工夫妻岗年产干胶量之最,年收入(含自营经济)达18万元。
近年来,天胶价格市场走低,胶工收入下滑,加上割胶强度大,让一些人选择了放弃割胶外出打工。作为年轻的“85”后,许多同龄的朋友对符永辉、赵开莲夫妻留下来继续割胶的选择很是不解。
在符永辉看来,胶林之于他,不仅是养活一家的经济来源,还是教会他成长、责任、坚强的学堂。“我父母都是长年与橡胶树打交道的胶工和抚管工。小时候妈妈割胶收胶,我就跟着去帮忙。“符永辉说,正是这片胶林,养活了一家人,依靠割胶收入,家里才能供起姐姐和妹妹上了大学,有了好工作。
自小懂得家人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符永辉倍加珍惜割胶这份工作。“符永辉、赵开莲是我们生产队出了名的勤劳能干。割胶时总比别人去得早,同样是强割树位,他们的产量就是比别人多。”海南橡胶邦溪分公司四队队长符学友告诉记者。
为应对橡胶胶价“寒冬”,稳定干胶产量和胶工队伍,去年,邦溪分公司制定新的奖励政策,在分配上尽力向一线胶工倾斜。“现在市场干胶单价在10元/公斤左右,而我们给胶工的结算价是5元/公斤(不含五险一金费用)。这意味着,我们每卖出1公斤干胶,算上社保等综合成本,其中有一大半分配给了一线胶工。同时,分公司还采用劳动竞赛的方式,鼓励胶工多劳多得,充分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邦溪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元介绍。
分公司的激励政策,让符永辉和赵开莲看到了希望。2018年,夫妻俩在满岗8个树位的基础上,主动申请扩岗至9个树位5200多株胶树。这其中,有5个树位是即将淘汰更新的强割树,这意味着他们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精力。
“平均每天晚上我们俩要割1000多株胶树,丰产的时候一天最多能收370多斤胶水。”赵开莲说,去年他们还拿到分公司劳动竞赛“产胶状元户”称号,并获得了分公司奖励的一辆价值8万元的小轿车。
不少人向他们讨教产胶秘诀,而在符永辉、赵开莲看来,所谓“秘诀”,就是严格按照分公司的规范要求,抓好胶园管理;收胶时认真做到点滴回收,应收尽收。
“如今,大伙儿都铆足了劲,生产队里你追我赶的氛围十分浓厚。每天打照面,大家最常互相问的就是‘今天收了多少胶水’。”赵开莲笑道。
靠着勤劳割胶,一家人的生活有了起色。但不甘于现状的夫妻俩,还利用起了空余时间发展青枣种植,平均每年能有4万元左右的稳定收入。
日子越过越好,符永辉和赵开莲也有了新打算:报个驾校,学会开车,将来有机会开着车,带着父母亲和两个儿子外出自驾游。
近年来的橡胶“寒冬”虽有些难熬,但有海南橡胶好的政策支持,靠着勤劳双手,总没有过不去的坎,夫妻俩打定主意:“无论多困难,都要把这胶继续割下去!”
【版权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本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本网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同时,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版权证明、联系方式发邮件至trxjxh2008@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