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清晨,柔和的阳光照进海南橡胶西达分公司第三派驻组五队的橡胶林。伴随着几声清脆的鸡叫,三五成群的“跑地鸡”,个个毛色光亮,精神饱满,在胶林下悠闲地觅食,这里是该分公司金满地种植合作社发展林下养鸡的基地。该合作社理事长潘金献提着装满玉米的饲料桶,一边发出“哟哟”的呼唤声,一边向空中抛撒玉米粒,鸡群知道是“早餐”来了,飞快地聚拢在她身边,争先恐后地啄食。
金满地种植合作社养鸡基地坐落在丁崇岭山腰上,四周橡胶林、槟榔树密布,空气清新,还有山泉流经,十分适合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去年,该合作社看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将废弃养羊场改造成养鸡基地,并购入3000多只文昌阉鸡苗饲养,销往市场后获利10多万元。看到了养鸡“钱景”,积累了经验的合作社成员们对养鸡充满信心,集资23万元并帮扶2名贫困户继续发展养鸡产业。
“我们这里的鸡,白天散养在山地胶林间,让它们自由吃草觅虫饮露水,晚上再赶入鸡圈中。平时用玉米和稻谷喂养,绝对绿色。”该合作社社员杨晓燕介绍道,这样放养的生态鸡体格健壮、发病率低,毛色光亮,脂肪少且肉质鲜嫩美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9月底有2000多只小母鸡就要出栏了,市场价大约在25—30元/斤,除去成本,还是很有赚头的。”潘金献高兴地告诉记者,通过考察市场,今年该合作社除了饲养3000多只文昌阉鸡外,还养了2000多只本地小母鸡。“普通家庭比较喜欢购买3斤左右的小母鸡,而等到临近春节的时候,文昌阉鸡的需求量就会增长起来。”
为了更好地照顾鸡群,潘金献和丈夫把家搬到了距离养鸡基地100米外的小平房,几乎算得上是与鸡群“同吃同住同睡”。她把这些鸡当作自己的“宝贝”。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鸡喂食,然后清扫鸡圈,晚上还要到鸡圈转转,听听鸡有没有咳嗽。
“刚开始养鸡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就只能一边学一边养,积极参加专业的技术培训,不断请教专家养好鸡的经验和方法。”潘金献说,养鸡最怕鸡生病,下雨天要把鸡赶回鸡圈,避免它们淋雨感冒;鸡圈要长期保持干净清洁和通风,并定期消毒防疫。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潘金献已经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通过观察鸡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就能判断出鸡是否生病了。这几天,她发现有些鸡流稀薄鼻液,判断是患了鼻炎,立马驱车40多公里到儋州市那大镇购买回治疗药物,及时治疗。
“潘姐凡事都亲力亲为,有时候我们已经完成的工作,她有时不放心还会再检查一遍。”贫困户周熙深是该合作社的帮扶对象,在养鸡场当饲养员,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一个月能有1500多元工资。大家合力悉心照顾鸡群,使得该合作社养的鸡成活率在85%以上。
每天看着小鸡们一点点长大,潘金献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但“酒香也怕巷子深”,眼下一批鸡出栏在即,销路问题成了她心头最记挂的事。“我们合作社养的鸡,吃过的都夸品质好。”潘金献说,通过去年的营销,优质的生态散养鸡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认可,目前已经积累了一批客源。最近,她还通过微信朋友圈展示生态喂养鸡的全过程,通过一张张图片和小视频,展示鸡生长的环境、喂食的健康饲料等,吸引更多人关注。
“好多客户跟我说,每天看我的朋友圈,就像在逛自家鸡舍似的,买起来也放心。”潘金献告诉记者,通过朋友圈好友的口口相传,不少老客介绍新客找到他们预订鸡,也有海口、澄迈、儋州等地的农贸市场、农庄客商来洽谈合作。“今年海南及广东、广西等地遇到猪瘟疫情,肉鸡市场行情相对去年较好,我们也希望能尽快打通销路,稳定并拓宽销售渠道,再扩大养殖规模,摸索出一条林下经济发展之路,带动更多职工群众共同增收致富。”潘金献说。
【版权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本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本网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同时,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版权证明、联系方式发邮件至trxjxh2008@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