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海外的 “垦二代”们
栏目:企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19
      30年来,莫世斯的生活始终与“农垦”有关:父母在农垦工作;从小在农场长大;毕业后进入广垦橡胶工作。
      作为一名“垦二代”,莫世斯说道,“我接了父亲的班,将来自己的小孩也接我的班的话,那就是三代传承了。”采访时,电话那端,他爽朗的笑着。
      在集团中,类似莫世斯这样的“垦二代”还不少。他们传承着老农垦人“为国种胶”的初心,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广垦橡胶奉献着、拼搏着....... 

      莫世斯:“那个滤镜中的泰国又回来了。”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中写道:“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
      这句话对莫世斯同样适用,只是乡下人换成了农垦人。“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在农场里的忙活。”他也从小随父亲生活在农场里,见惯了泥泞里的春生万物,也闻惯它散发出的泥土味。
      2002年,这股泥土味也随着父亲工作的变迁变成了橡胶味。
      炙热的蓝天、温热的海风、葱郁的树林......2008年暑假,还在读书的他,踏上了父亲工作的国家--泰国。
      “泰国淳朴的风土人情和放松的生活节奏最吸引我了。我喜欢看泰国的寺庙和当地的菜市场,就很安静很有烟火气。”说起对泰国的初印象莫世斯记忆犹新,谈起父亲工作的橡胶林,他也回忆道“绿绿的,成片成片的,很新鲜,很新奇,仿佛眼睛都上了一层保护色。”
图片
      作为家中独子,莫世斯算得上衣食无忧,人生规划也很简单,留在广东,结婚生子、买房买车。
      不曾想过,这次泰国之旅,让他有了新的笃定--“去泰国貌似也可以,去那片橡胶林似乎也行。”
      2014年2月,大学毕业的他,带着这份向往,来到了广垦橡胶(沙墩)有限公司生产部工作。
      彼时,工厂里橡胶味已不再是胶林里的那股味,打交道的泰国人也已不是旅游时的服务人员。他直言那是“滤镜破碎的一天。”
      “你眼睛是不是问题,这胶怎么样,你看不出?”
      “你就是骗子,别人那边比你优惠多了。”
      莫世斯从事DRC工作,主要是判断胶里面的是否含水分多,有孔多不,杂质多不,然后再和客户沟通、谈判、协商。
      “说好的淳朴呢?”而这个沟通过程,也是分歧不断的过程,莫世斯说道,在工作时,接触到的部分泰国客户,经常会不耐烦,甚至说一些比较刻薄的话,这对于刚入行的他,十分难受。
      “心急了就去工厂、胶林里走走,会有收获的。”父亲总是这样对他说道。那段时间,他也会带着旅游时买的相机,在工厂和胶林里漫无目的进进出出。 

      有时候漫无目的便就有了目的。莫世斯介绍,每次和客户交谈后,他都会附上在工厂和胶林拍的照片和视频,一方面让客户更加了解我们公司,另一方面也让彼此静一静。
      慢慢的,照片、视频自带的话题源源不断,这些话题又会生发出别的话题,也许就比其他人多了这一步骤,他渐渐地发现,大家都缓和了很多。
      现在,他已成长为泰东公司生产部的副经理,相机也多了很多泰国的美景、美食和人。按他所说,“那个滤镜中的泰国貌似又回来了。” 
      陈欢:“不能慌,哪怕被枪威胁。”
      在中国南方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山山岭岭横亘着一道道亮丽的植被,那就是我国弥足珍贵的三叶橡胶林。
      千千万万农友们都知道,那里蕴藏着一部由几代人心血铸成的壮丽史诗--突破北纬十七度种橡胶。
      陈欢的祖父辈正是那部史诗的参与者。
      他最喜欢听祖父辈讲橡胶的故事。湛江、茂名、雷州,斯大林、胶林、比黄金还贵的胶种,有的是稀奇古怪、奇花异草。上世纪60年代,他们在橡胶林做什么,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总是这样讲故事。
      后来讲橡胶故事的人换了,成了父亲。再后来,他也有了自己的篇章,参与了一部新的史诗-- “在海外再造一个广东农垦”。 

      2010年7月,陈欢大学毕业,来到广垦橡胶(沙墩)有限公司,问其原因,他直言很简单“看着橡胶林、闻着橡胶味、摸着橡胶种子长大,祖父辈种胶、父亲割胶、那我就做胶。”
      虽然关键词都是“胶”,但时代不同,矛盾也不同。祖父辈与地理环境斗争、父亲与技术博弈、而于他而言则是与“地头蛇”玩心理战。
      在陈欢记忆里,橡胶唯一能和武力挂钩的便是父亲摩托车后的橡胶带,调皮的他,与它接触不少。
      到了泰国,武力等级似乎升级不少。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介绍起刚进沙墩接触的“地头蛇”客户,陈欢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总结道“有点不讲武德。”
      2018年11月,一辆载胶的卡车,呼啸而来,将车上的胶倾倒于仓库中已整理好的胶。
       “他就是想把他的劣质胶和我们的胶混在一起。”陈欢一眼就认出了他,那个曾经把胶水泼在工作人员脸上的他,也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
      “你把他捡起来,听到没有。”
       “你算什么,为什么听你的.......”
      霎时间,胶水味和火药味混合在车间内。“老子带枪的,这是我持枪证,识相就让开。”对方开始不断恐吓着陈欢。
      陈欢说道,其实当时他也很紧张,但自己作为管理人员,一怂就相当于给了对方以后更多威胁的机会。
      他冷静地回应道“你大老远跑过来,也是为了做生意,你捡起来,我们好好评估,该给你的都会给你,仓库里有监控,捡起来吧,我就当它没发生过。”
      一来二回间,对方也心静下来,按照流程办起事来。 
 
      因为疫情原因,如今身为沙墩公司的综合部经理的他,已一年半没回国,4岁的儿子晞晞也开始玩上了各种玩具,其中就包括枪。
      也许多年长大后,晞晞也会听上一段父亲和枪的故事,那里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情,情节起伏,波波折折.......


【版权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本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本网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同时,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版权证明、联系方式发邮件至trxjxh2008@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