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垦报 编者按:
不到基层去,总隔着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层去,从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去,通篇干巴话,表达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长期的新闻实践证明,“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跑”出来的。
为进一步加强“走转改”活动力度,反映垦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新情况新变化,本报于近日在海南橡胶集团西联、乌石、金江、龙江分公司等单位建立基层联系点,将记者派驻在基层一线,零距离接触胶工,切身感知胶工的工作生活,把笔触和镜头对准普通职工,把版面多留给基层群众。本报本期推出《记者“跑”基层》栏目,敬请读者垂注。
“看,分公司10月份的干含平均达到26.44%,有些生产队甚至达到了28%以上。”11月5日,海南橡胶集团西联分公司生产经营部部长符学知拿着10月份的干胶生产进度表高兴地告诉记者。
干含是割胶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是产胶潜力大小的具体体现,也是反映割胶强度大小的一个具体指标。从干含的稳步上升,能够看出对橡胶管养割的重视程度。截至目前,西联分公司今年的累计干含相比于去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但谁能想到,去年西联分公司还遭受了“纳沙”台风的重创,三级受害率达到了19.6%,53万株胶树受害。在台风过后的第一年恢复期,能取得这样的恢复效果,西联分公司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秘笈”——严格控制割胶深浅度,做到行刀既不超深,又不偏浅,禁止了单纯追求产量而超深强割的做法,并将干含的高低作为衡量橡胶管理好坏的主要标准。
符学知告诉记者,台风过后,橡胶树元气大伤,一般需要3至5年的恢复期来积累养分,因此今年的养树工作尤为重要。而严格控制割胶深浅度恰是能在养树的同时,保持干胶产量。
“橡胶是一项长期事业。种植一株橡胶树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开割,控制好深浅度,就能延长胶树生命力。”符学知说,既要保存产业,又要增值产业,这一直是分公司领导班子的管理思路。从去年台风之后,严格控制割胶深浅度的做法就提上了日程。
“具体做法是将农业部颁发标准的割面留皮最高限度0.22厘米作为最低限度,严格杜绝加深加重的刀法。”符学知一边拿着胶刀在树皮上示范着,一边向记者讲解。
但这项工作一推行就受到极大的阻力,不少胶工、甚至有些作业区的管理人员长期认为,只有割深了才有胶水,才能获得更高的干含。胶工们纷纷上门诉苦:“现在胶价低,又不准我们割深,我们去哪儿要钱养家?”
“胶树就像人一样,要是你对一个人重重地拳打脚踢,他就会受重伤,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但是你轻轻拍打,他不仅不会受伤,而且精气神会很好。”同派驻西流片区生产经营组组长林干同一样,分公司的管理干部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让胶工明白,割口深了是能获得更多的胶水,但是稀度大、干含低、容易伤树,这种做法得不偿失。
为了确保该工作落到实处,分公司要求每个生产队的割胶辅导员,每天都要对该队的每个胶工当天所割的10%的胶树的下刀和收刀两个点进行深浅度测量,总部也不定期派人下到作业区和生产队进行抽查。测量工作从4月开始就一直执行到现在,已经成了分公司的日常化工作。
水滴石穿,经过几个月的养树期,严格控制割胶深浅度这项做法的成效日益凸显了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干含未见降低,反而稳中有升了。以西流片区为例,干含与往年比提高了1到2个百分比,能拿到27%,10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
胶工们看到收入和干含一样稳中有升,一个个都拍手叫好。当时反对得最厉害的红旗队胶工王红星有点兴奋:“控制了深浅度就是好!多亏当初听了辅导员的话,割口比原来浅,不易伤树,胶树的产胶能力恢复才能快……”
据了解,胶树恢复快,耐寒的能力也能提高,冬春管工作就能开展得更好。西联分公司总经理郭应雄说:“按照这种做法,今年分公司的橡胶产量预计能恢复到台风前的75%,明后两年产量有望按照每年10%的速度递增。”
【版权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本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本网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同时,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版权证明、联系方式发邮件至trxjxh2008@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