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洲回来后,每个人见到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瘦了’‘黑了’。”面对朋友、同事的打趣,海南省农垦设计院(以下简称“海垦设计院”)5名高级工程师淡然一笑,“能为非洲农业发展和加深中非友谊贡献点力量,值了!”
7月29日,由海垦设计院副院长董保健带队,高级工程师范海斌、李海亿、杨文杰、林平组成的援外项目考察组,远赴刚果民主共和国(以下简称“刚果(金)”),开启了刚果(金)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考察工作。
近一个月后,他们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他们在非洲农业领域,用出色的专业技能和吃苦耐劳的付出,再一次诠释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海垦精神”。
援外之由:国家任务 海垦担当
中国援刚果(金)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中非友谊进一步发展的结晶。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我国决定在非洲建立一批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促进双方农业合作和交流,增加非洲农民收入,减少贫困。
谋定而后动。破土动工之前,还要做大量的实地考察、市场调研等工作。这些工作谁来做?国家商务部采取公开报名的方式,向全社会征集为商务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的资质单位,海垦设计院以其突出的业绩、技术和经验等综合评价因素,获得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考察工作的机会。
在海垦设计院此行之前,已有多个援刚果(金)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建好并运营。因此,他们不仅要总结前期建设经验,还要根据中国驻刚果(金)经商处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工作要求,与当地官员沟通了解最新需求和建议,实地考察当地政府提供的分布在卢本巴希市、科卢韦齐市的4个选址的土壤、水源,调研部分中资矿业企业情况,分析种植和养殖的产品的效益回报率,同时要考虑如何给当地人传授农业技术,把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的考察研究上。
“项目任务繁重、复杂,特别是在出发前一周,临时增加了科卢韦齐考察点,这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董保健说,海垦设计院此前对科卢韦齐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等都所知甚少,“但刚方需要我们去考察该点,我们理应扛起国企责任担当。”海垦设计院考察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把科卢韦齐的考察方案做出来了。
据了解,中方、刚方以及中资企业如果都认可海垦设计院的技术方案,下一步中国将对示范中心的设计和施工工作进行国内招投标,建成后派出相关农业专家组,把中国的种子、农业机械和技术示范推广到当地,力争项目达到可持续援助的预期效果。
援外之苦:环境恶劣 条件艰苦
刚果(金)是疟疾等疾病高发区。在野外考察的3天时间里,因担心在野外上厕所时被蚊子叮咬而感染上疾病,考察组在饮食上“打起了小算盘”。从国内带过去的6包火腿肠是主食,共计46根,还有一些饼干。每次出发前,每人领一根火腿肠和一包小饼干,就是一顿中餐。非洲气温高,考察组每个成员都不敢多喝水,靠着一根火腿肠的能量,坚持在荒野中刨土坑、取样,充分发挥海垦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完成了所有取样任务。
“我们去的时候刚好是旱季,天气炎热,空气干燥,昼夜温差达25℃。”杨文杰记得,在野外考察时,汽车无法行驶到项目考察点,考察组必须在茫茫无际的大草原上,穿梭在野草比成人高的黄土地上,迎着阵阵被大风扬起的尘土,来回步行10公里。因为过分干燥,考察组成员们早上起床常常发现自己流鼻血了,手上脚上也起了鱼鳞状的皮屑,痕痒难耐,有些人忍不住去挠,直挠得皮肤溃烂。
“环境是恶劣的,条件是艰苦的。”范海斌对在刚果(金)的生活记忆犹新。他们去的时候恰逢刚果(金)正式大选前期候选人递交大选申请,政治形势较为复杂。为此,考察组临时党支部严格规定,回到酒店后,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得独自出门,如有特别需要必须出门也要两人以上结伴而行。好不容易回到酒店,房间又经常停电,酒店自备的发电机也只供厨房使用,保证餐食。经协调,考察组的办公室就搬到厨房,伴随着发电机的隆隆声,他们围坐在切菜的案板上敲打电脑键盘,完成每天的任务报告和工作总结。
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日复一日的艰苦付出,让海垦设计院考察组更加了解到刚果(金)人民对农业技术的渴望,“我们吃点苦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把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充分展示海垦技术乃至中国形象。”回想起这段时光,考察组成员告诉记者。
援外之荣:勇当尖兵 播撒友谊
从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到4个选址,横跨2000多公里,从选址所在地卢本巴希市到科卢韦奇市又有近400公里。任务重、时间紧,在短短的考察期内,考察组先后奔赴刚果(金)的金沙萨农业技术示范中心、DAIPN农场、上加丹加省卢本巴希市、华友钴业农业示范基地、卢阿拉巴省等地考察,现场完成了场址比选方案、建设方案、可持续发展方案、已建华友钴业农业基地评估报告、市场调研报告等初稿,并提交给中国驻刚果(金)经商处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在工作中能强烈感受到该国对农业技术的热切渴望。”林平说,此行受到该国农业部部长,上加丹加省、卢阿拉巴省两个省长和农业厅长的亲自接见,“他们均认为海南农垦是中国农业战线的‘国家队’成员之一,在热带农业种植方面有先进管理经验,农业生产水平高,有助于刚果(金)推进农业发展和提高粮食自给率。”
在董保健的笔记本里,清晰记着卢阿拉巴省省长穆耶杰的一言一语,“我们非常高兴中国考察组的到来,我们十分期盼中国能在农业技术上给予帮助,让矿业大省卢阿拉巴省也成为一个农业大省。”
政府官员提出需求,还要与致力于当地农业发展的专家研究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就援刚果(金)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加大研发、先进技术转移和人才培训力度”议题,海垦设计院与在华友钴业卢本基地的FAO南南合作项目12名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加以借鉴对方的先进项目经验。
“援非项目不仅能为设计院积累丰富项目经验,扩大品牌影响力,也为海垦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添一份力量,更为两国人民的友谊添砖加瓦。”海垦设计院院长江国买介绍,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设计院就开始选派专家前往非洲参加援建工作。一代代海垦工程师克服艰难条件,为非洲人民送去了宝贵的农业技术服务,海垦精神早已在非洲土地上埋下了种子。
26天考察路程,2000多公里的奔波与跋涉,海垦设计院考察组跨越印度洋,牢记国家利益至上、外交事务无小事的原则,以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在点滴汗水中诠释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海垦精神。
【版权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本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本网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同时,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版权证明、联系方式发邮件至trxjxh2008@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