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规模效应降本增效 提升天胶产业盈利空间
栏目:应用与推广 发布时间:2017-09-07
     8月25日一早,海垦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思涛一行飞抵云南西双版纳,赴海胶集团云南海胶公司调研。杨思涛此行带着问题而来,他认真比较了海南、云南两地橡胶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的成本和利润空间后要求,云南海胶公司要充分利用云南地区加工成本相对较低、生产周期较长、获得国际知名轮胎企业认证等优势,发挥规模效应,继续降本增效,不断提升盈利空间,实现云南海胶公司持续发展。同时要充分研究国家“一带一路”政策,认真调研,制定天胶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掌控更多资源。

  受台风“天鸽”过境的影响,云南启动暴雨应急响应。杨思涛一路风尘仆仆,冒着大雨调研了云南海胶西双版纳华热亚橡胶有限公司,查看该公司生产线,认真了解云南地区橡胶亩产、加工成本构成等情况。

  据了解,云南海胶现有下属单位9家,员工502人,其中总部员工26人,下属单位员工476人,海外种植橡胶面积5658亩,年加工能力8万吨。2016年,公司合计完成干胶10.56万吨(含贸易),实现销售额8.14亿元,已发展成为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贸易一体化的公司。该公司目前已控制了云南地区近四分之一的橡胶资源,并且继续在云南地区寻机战略布局,今年1至7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28亿元,净利润413万元。

  “一吨胶的成本构成是怎么样的?” “近年来公司发展遇到了哪些问题?”从每一吨橡胶加工需要的人员工资、折旧成本、水电成本、运费等,到云南乃至东南亚橡胶种植生产规模,杨思涛问得很仔细,他对云南海胶公司的经营情况谙熟于心,现场算起了账。

  杨思涛指出,云南海胶公司作为纯加工企业,近年来严格控制人员成本支出,瞄准终端客户需求,充分融入市场竞争,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得到普利司通、德国马牌等国际知名轮胎企业的认证,在企业经营、企业党建等方面值得肯定。云南海胶公司要充分利用生产原料丰富、煤电便宜等优势,对加工厂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存成本,提升科研能力,继续突破自产胶产量,将生产周期从9个月延长到11个月。

  “海南农垦实施‘走出去’战略,就要充分研究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就要从云南海胶公司打开突破口,到东南亚等宜胶区控制更多资源,努力实现‘两条腿’走路。”杨思涛从市场角度和比较效益,分析了海南、云南和东南亚亩产、气候、种植成本、生产加工等情况后指出,受海南的地理条件限制,橡胶受风灾多,导致海南农垦橡胶亩产较低,而在云南地区乃至东南亚橡胶主产区的亩产则高得多。以当前胶价计算,海南橡胶每亩产值从比较效益来看并不如云南、东南亚主产区。海垦控股集团作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益是关键,必须研究行业政策,对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

  杨思涛为云南海胶资源控制定下目标,制定“路线图”。他强调,云南海胶公司要加快在云南布局的力度和步伐,将前端的种植环节交给老百姓,用市场化的手段加强天然橡胶资源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风险。为适应市场需要和进行资源整合,云南海胶公司要积极同属地市(州)政府积极协调沟通,根据橡胶产业资源布局,新建规模化加工厂,或是通过收购、改造、扩建等方式,科学推进加工行业整合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同时,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坚决保护生态环境。

  “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促进其他工作的全面发展。”杨思涛特别强调,云南海胶公司要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切实履行“两个责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要充分发挥党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员工队伍中的积极分子,把求上进、政治觉悟高的员工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为云南海胶业务拓展提供保障。

  针对云南海胶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杨思涛一一作出回应。杨思涛指出,海垦控股集团正在全面转向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在创造企业价值的同时,也会给予员工更多关怀,特别是远离家乡、干事创业出成绩的基层一线员工,既要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关怀,还要让他们有实实在在的收益。

  调研期间,云南海胶公司、西双版纳华热亚橡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分别汇报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果。8月26日,杨思涛一行还调研了海胶集团旗下的云南陆航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海垦控股集团高管、相关部门负责人,海胶集团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版权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本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本网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同时,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版权证明、联系方式发邮件至trxjxh2008@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