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名企业变化情况
中国轮胎企业排名活动自“十三五”开局之年,即 2016 年组织开展以来,已经举办了7届。
2022年度共有61家内外资轮胎企业参与了排名活动,企业数量创历史之最,比2018年度的最高峰值还多出1家。2022年度新增11家排名企业,有2家企业退出排名,最终比2021年度的52家增加了9家。
在新增的11家企业中,7家为首次亮相、初登榜单,其余4家企业为间隔至少一年之后的“再续前缘”。
7家“新鲜面孔”包括青岛泰凯英、山东双王、山东元丰、青岛艾力特、江苏华安橡胶、枣矿中兴慧通、咸阳黄河轮胎。“再次参与”的4家企业分别为山东兴鸿源、山东创华、山东丰源、青岛奥诺。
今年退出排名的2家企业为:天津国际联合、天津万达。
中策橡胶集团收购了天津国际联合,国际联合掌握了先进的工程机械轮胎、农业子午胎和工业胎生产和工艺技术。中策天津丰富了中策的产品线,让产品布局更合理,收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未来3年,中策橡胶(天津)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8亿元,将其打造成亚洲规模最大、绿色环保的非公路轮胎“智慧工厂”,年销售收入达40亿元。
二、中国轮胎排名企业销售收入变化情况
1. 总榜单销售收入变化情况
2016~2022 年度中国轮胎排名企业销售收入变化情况。2022年度中国轮胎排名企业,国内工厂年销售收入总计2304.4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7.15%,基本保持了平稳运行。
2. 中国轮胎排名“10 强”情况
“10强”入围门槛跃升了一个台阶,由2021年度的55.79亿元提升至2022 年度的63.80亿元。
从行业集中度看,“10强”销售收入合计1182.27亿元,增长9.03%,占总销售收入的51.30%。
“10强”按销售收入可以分为4档,每档分别有企业“1、2、3、4”家。中策橡胶集团以268.27亿元,一骑绝尘,独霸榜首12年。玲珑轮胎、赛轮集团的销售收入在170亿~190 亿元,两家企业遵循“一带一路”倡议,海内外多点布局、急起直追。三档企业为厦门正新、双钱集团、三角轮胎,销售收入在80亿~100亿元。四档的4家企业为浦林成山、贵州轮胎、青岛双星、山东昊华,销售收入在60亿~80亿元。
3. 中国轮胎排名“25 强”情况
“25强”入围门槛基本持平,2021年度为35.30亿元,今年为35.17亿元。
从行业集中度看,“25强”销售收入合计1862.01亿元,增长9.34%,占总销售收入的80.80%。
“25强”企业中增长率超过15%的企业有7家。按增长率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分别为山东雄鹰、江苏通用、厦门正新、万力轮胎、浦林成山、赛轮集团、昊华轮胎。
“25强”企业中增加值超过8亿元的企业有8家。按增加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分别为赛轮集团、厦门正新、中策橡胶、浦林成山、山东雄鹰、双钱轮胎、昊华轮胎、江苏通用。
从排名变化情况看,变化较大的企业主要有山东雄鹰轮胎,从上一年度的第22位上升至2022年度的第15位;江苏通用跃升幅度最大,排名由27位跃升至19位;厦门正新排名从第6位上升至第4位;万力轮胎排名从第28位上升至第25位;浦林成山排名由第9位上升至第7位;赛轮集团排名未变,拉开了与第4位的差距,向第2位玲珑轮胎迫近;昊华轮胎与风神轮胎互换位置,晋升为第10位。2022年度中国轮胎企业排行榜(前25位)。
4. 海外工厂销售收入情况
在增长率(超过15%)、增加值(超过8亿元的)两项统计的企业中,有 5 家企业建有海外工厂,分别是通用股份、浦林成山、赛轮集团、中策橡胶、双钱集团。
在2021年国内疫情不断反复、需求收缩,出口海运费上涨、一柜难求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国内销售收入面临较大挑战。
而拥有海外工厂的企业,则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企业销售收入增长作出了贡献,拉动了经济发展。
2021年,纳入统计的轮胎企业,海外工厂销售收入为248.62亿元,增长率为29.52%,增加额为56.66亿元。其中,赛轮集团海外工厂销售收入为75.29亿元,增长率为63.78%,增加额近30亿元。两家“走出去”建厂较晚的企业——浦林成山、江苏通用海外工厂销售收入合计增加近25亿元。金宇轮胎越南工厂完成销售收入1.35亿元,实现海外销售“零”的突破。
(1)赛轮集团海外工厂产能不断提速扩充,2021年新增投资越南三期“年产3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10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及 5 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柬埔寨“年产9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年产165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
(2)浦林成山加码海外产能,泰国工厂2021年销售收入大增约5倍至19.2亿元。到2022年一季度,泰国春武里基地二期项目达产,商用胎产能由80万条增加到200万条,乘用胎产能翻番达到800万条,助力开拓北美、欧洲等海外市场。
(3)通用股份 2019 年开工建设的泰国工厂一期投资3亿美元,建设规模为年产100万条全钢子午胎和600万条半钢子午胎,已全面达产,保持产销两旺良好势头。2021年泰国工厂销售收入增长约2倍,达13.87亿元。2021年12月,通用股份对泰国基地再度增资7500万美元,用于提升30万条/年全钢胎产能,并增强仓储物流能力。
(4)双钱轮胎泰国工厂产能进一步释放,2021年销售收入增加2.69亿元,增长率为18%。
(5)2022年3月份,贵州轮胎越南工厂一期项目年产120万条全钢胎项目投产。该工厂2022 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11 亿元(年报数据还没出来),净利润1423万余元。因此,在2023 年度轮胎排名数据中,贵州轮胎将成为第9家有海外工厂销售收入的轮胎企业。
5. 2022年度中国境内轮胎企业排行榜
2022 年度中国境内轮胎企业排行榜是以在中国大陆设厂的所有轮胎企业(包括外资企业)2021年在中国大陆工厂的轮胎销售收入为依据,因此该排行榜更能体现出2021年中国大陆轮胎市场的情况。
排名前25位的轮胎企业中,销售收入下降的企业仅有5家,其余20家企业全部实现了增长。
三、中国轮胎排名企业产品产量
参与2022 年度中国境内轮胎企业排名的61家企业中,有60家轮胎企业填报了产量数据。
2021年我国轮胎行业出现“前高后低”的运行特点。一季度,轮胎产销出现反弹;二季度,各项经济指标环比开始有所下降,原材料价格逐步上扬、市场消费不旺;三季度,原材料价格依然上涨,内需市场启动不及预期,库存激增;四季度,虽然半钢胎环比较好,但全钢胎生产依然波动较大。
60家排名企业中,共有54家子午胎生产企业。2021年子午胎总产能为6.63亿条,总产量为5.49亿条,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2.77%,增加3.29个百分点。
其中,前10家企业子午胎产量合计为3.16亿条,占54家企业子午胎总产量的57.65%,比上年增加2.4个百分点。
1. 全钢胎生产情况
54家子午胎生产企业中,全钢胎企业有40家,2021年全钢胎总产能为 1.61亿条,总产量为1.39亿条,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6.65%,增加0.13个百分点。
其中,全钢胎产量排在前10位企业的产量合计为7726.66万条,占40家全钢胎企业总产量的55.53%。
2. 半钢胎生产情况
54家子午胎生产企业中,半钢胎企业有35家,2021年半钢胎总产能为 4.90亿条,总产量4.38亿条,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9.38%,增加12.38个百分点。
其中,半钢胎产量排名前10位企业的产量合计2.55亿条,占35家半钢胎企业总产量的58.19%,减少1.86个百分点。
3. 海外工厂产能产量
2021年3月30日,金宇轮胎越南工厂200万条/年TBR项目首胎下线,中国在海外投产的工厂升至8家。我国轮胎企业海外子午胎产能产量逐年增长。2021年,8家海外工厂子午胎产能共计7164万条,其中全钢胎1438万条,半钢胎5726万条。
子午胎产量合计为5613.93万条,增长10.22%。其中,全钢子午线轮胎产量为1134.45万条,增长31.47%。净增TBR产量272万条,创历年新增产量纪录。半钢子午线轮胎产量为4479.48万条,增长5.89%。虽然PCR产量减速度增长,但仍净增249万条。
随着2022年3月份贵州轮胎越南工厂一期项目年产120万条全钢胎项目的投产,其产量和销售收入数据将在2023年度排名中体现。
四、2023年度排名影响因素分析
1. 政策导向——加速轮胎行业整合
(1)追求高端化,山东行业政策重拳出击
2021年4 月,山东省印发《全省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2021-2022 年)》。
方案提到,轮胎行业2022年产能120万条以下的全钢子午胎(工程轮胎、航空轮胎、宽断面无内胎除外)、500万条以下的半钢子午胎(缺气保用轮胎、赛车胎高端产品、超低断面轮胎除外)企业全部整合退出。
根据文件,本轮清退产能分别占全国现有半钢胎产能的3.96%、全钢胎产能的3.03%。由于山东省全钢胎及半钢胎产能分别占全国的52.11%和50.80%,且本轮清退将在2022 年完成,山东省新一轮产能清退影响较大、退出时间快。
落后产能的出清,将进一步释放市场空间,规范市场运营,更有利于民族品牌国际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的建立,对头部企业形成长期利好。
(2)追求绿色化,“双碳”战略、能耗“双控”、碳排放“双控”政策频出。作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2021年7月正式上线。
对于轮胎企业而言,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上线,设备老旧的轮胎工厂会面临因环保问题或者碳排放超标后无法正常生产的问题;产品设备以及环保要求提高,投入成本加大;碳排放较高的企业则需购买碳排放指标,增加企业成本。
《橡胶行业(轮胎和炭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9449-2012)强制性国标修订完毕,正在公示。修订目的是引导和促进行业低碳发展、绿色转型,其准入值,尤其先进值需要企业“蹦一蹦”才能够得着。
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需要橡胶行业多措并举,努力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转变。
2. 市场走向——企业生存环境变得恶劣
随着基建投资加快、房地产政策的落地、高速公路减收通行费等利好因素的出现,商用车市场有望逐步走出低谷,呈现回升态势,对全钢子午线轮胎配套较为有利。
乘用车市场在购置税减半政策拉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增形势下,拉动汽车市场整体增速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半钢子午线轮胎持续发展。
但是,总体上看,受全球经济发展减速、国内需求乏力、出口贸易摩擦和产能结构性过剩影响,以及乘用胎(PCR)和卡客车轮胎(TBR)成为“红海”市场,低价竞争愈演愈烈,不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将被淘汰出清。
另外,受原材料价格、企业用工等成本上涨影响,虽然行业企业几度调整价格,但调价力度有限,轮胎行业利润缩水,企业受到亏损威胁。
3. 投资方向——产能继续扩充,出现新动向
因市场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变化,拟在建项目投资动向呈现以下特点:
(1)国内轮胎头部企业继续扩大产能,积极向高质量、低能耗的绿色方向发展。从投资费用看,动辄几十上百亿元的项目凤毛麟角,其余多为技术改造和产能置换项目。
(2)从投资进程安排看,一些发布公告的国内大项目经综合考量,放缓建设速度、延长建设周期、调整投资规模,等待市场时机出现转圜。
(3)从投资产品看,在PCR和TBR成为市场竞争“红海”、销售日趋惨烈的形势下,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工矿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轮胎行业积极调整轮胎产品投资结构,对OTR和特种轮胎市场需求普遍看好,视为下一个“蓝海”市场。
(4)从投资区域看,海外工厂项目投资依然增势不减。
五、结论
一是行业竞争加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之下,企业成本上升、利润压缩,部分企业失去竞争能力而退出,迫切需要企业走高端化、绿色化发展道路;
二是头部企业的技术、品牌、质量、渠道优势越来越明显,项目建设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更加坚定;
三是“得海外工厂者得天下”,海外工厂为母公司销售收入作出了贡献,效益也高于国内工厂,海外建厂仍增速不减;
四是TBR和PCR成为市场的“红海”,OTR和特种轮胎成为投资风口。|
【版权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本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本网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同时,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版权证明、联系方式发邮件至trxjxh2008@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