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放牛娃变成博士毕业生,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很多次因为来自现实的压力,我差点放弃读书,是书中榜样的力量支撑我一路走下去。”近日,在2024年广东省职工主题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农垦热带作物研究所党支部副书记、所长谢黎黎分享了自己的成才故事。
1986年,谢黎黎出生于江西省一个农民家庭,生活条件十分拮据。初中时,为了省钱,5毛钱一份的菜她要分成两餐吃。一路勤学苦读,她一步步走出山村,走进象牙塔,成为我国首批橡胶学博士。
2013年博士毕业后,她来到位于广东茂名的广东农垦热带作物研究所工作,投身我国天然橡胶发展事业。
初到茂名,满腔热情的谢黎黎被现实给了一记闷棍。她工作的地方,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繁华的街道,更没有先进的科研条件和实验设备,而且交通不便、工资待遇偏低。为此,她一度感到委屈、迷茫,甚至怀疑过自己的选择。
“一个橡胶品种的选育长达40年,需要一代甚至两代、三代科研人的默默坚守。橡胶专家魏小弟退休十余载仍然奔波在科研一线,橡胶首席科学家黄华孙一辈子就为了一棵树而努力,他们的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也感染了我。”最终,谢黎黎选择留下来,把论文写在橡胶林里,用科技助力产业发展。
2014年开始,农垦区启动橡胶树超低频割胶试验,谢黎黎每个月都要收集数据,现场调研,并对橡胶工进行技术指导。
谢黎黎的单位离家有50多公里,她一般周末才回去。当时,她所在的部门工作任务重、人员少,为了更好地投入科研工作,她和丈夫分工照顾两个孩子:丈夫负责照顾4岁的大宝,她则将5个多月的二宝带到所里的宿舍,由保姆照看。有时,她不得不晚上带着孩子一起加班。
在谢黎黎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超低频割胶技术取得圆满成功,现已成为农垦区的主推技术,橡胶工平均每年增收过万元。
曾有一位前辈问谢黎黎,“橡胶研究很苦,从事这个职业的女性少之又少,你为什么能一直坚持?”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业的艰辛与不易,更能感同身受。”谢黎黎回答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一名农垦人,“以垦为家,科技兴垦”的情怀和使命始终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
(来源:工人日报)
【版权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本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本网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同时,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版权证明、联系方式发邮件至trxjxh2008@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