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栏目:双碳前沿 发布时间:2024-06-19
一、政策背景及依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市委、

  一、政策背景及依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本区碳达峰工作,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见国发〔2021〕23号)及《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见京政发〔2022〕31号)相关要求,海淀区政府印发《北京市海淀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总体思路

  海淀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思路是1+2+2+N,即围绕绿色技术创新一个内核,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和能源两个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主体两个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N个重点领域低碳发展。

  三、发展目标

  《实施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期,提出阶段性目标,主要包括:

  “十四五”期间: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建成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低碳或零碳试点示范,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到2025年,确保完成市级下达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稳步提升,各项数据继续保持在碳达峰平台期。

  “十五五”期间: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健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低碳发展产业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更加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治理体系基本健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确保完成市级下达目标,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和占比显著提升,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此外,《实施方案》对2060年提出预期性目标,到2060年,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更加完善,净零碳技术全面普及,CCUS、BECCS等负碳技术广泛应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如期实现碳中和,全面支撑首都和全国碳中和。

  四、任务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七大专项行动。主要包括:

  一是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领行动,包括加快部署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加快适用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生态、增强绿色低碳技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实施产业体系绿色低碳升级行动,包括推动产业结构深度绿色发展、构建循环型低碳产业体系、推动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效能。

  三是实施能源体系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包括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光伏发电有序开发利用、推动低碳智慧供热体系建设、深入推动能源体系智慧发展。

  四是实施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包括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化发展、加快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高交通运输智慧低碳水平、提高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

  五是实施重点主体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包括强化公共机构低碳引领作用、提升算力中心绿色低碳水平、推动重点单位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格局。

  六是实施绿色低碳支撑保障提升行动,包括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提高跨区域协同治理水平、强化节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发挥气候投融资助力作用。

  七是实施绿色低碳示范试点创建行动,包括推进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开展绿色低碳试点示范建设。

  五、专有名词解释

  碳达峰: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净零排放技术体系:实现净零排放的主要技术体系。碳中和愿景的技术体系主要由零碳电力系统、低碳/零碳终端用能技术、负排放以及非CO2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四大类技术构成,其中前三项是CO2净零排放技术体系的重要支撑。

  CCUS:碳捕集、封存及再利用技术,指将CO2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以实现CO2永久减排的过程。

  BECCS: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是将生物质能与碳捕集封存技术相结合,对生物质燃烧或转化过程中产生的CO2进行捕集和封存实现负碳排放的技术。


(来源:海淀区人民政府)




【版权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本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本网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同时,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版权证明、联系方式发邮件至trxjxh2008@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